初一语文知识点-说明文阅读讲解

学习资料 2021-03-18 315

初一语文知识点-说明文阅读讲解内容如下:

根据课标的相关内容,说明文阅读应该达成的要求如下: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重点评价考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考查能否把握阅读的大意,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说明文阅读有着鲜明的文体特点。和记叙文、议论文阅读比较而言、难度较小。对文章提供的隐形信息的筛选较少。选文选段体现的知识性科学性较强。

常见的考点有: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品析。7、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和分析。8、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特点的体会。9、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下面就以几个考点为例作以分析。

(一)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阅读事物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阅读事理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发展的根本属性的东西,去理解事理的本质特征,要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关键性词语,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特征,要想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还应注意文章在说明事物或事理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注意各个部分与被说明对象之间的联系,有些事物或事理可能不只具有一方面的特征,还要注意各个部分与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再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明确说明顺序

阅读说明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明确说明的线索是进一步掌握说明顺序地关键一环。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而逻辑顺序又可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逻辑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的说明文。一篇说明文说明顺序有时不只一种,几种说明顺序如何结合运用,是由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决定的、掌握了这些说明顺序的运用规律,对于我们阅读说明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准确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事物,突出其特征或本质,说明文中常常使用以下几种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在这里仅就几种易混淆的方法作以阐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性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性说明。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语句好像是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语句只是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并未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而不能确定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而是用的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例:“铀是银白色的金属。”是作诠释,不是下定义。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说明。分类别的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有更清楚更条理化的认识。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实例来印证被说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使读者有更具体的印象。

作比较是指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与某些抽象的或别人比较陌生的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就是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无论采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说明方法,就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

(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正确理解其表达作用。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特征。主要指在说明事物、理解事物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它的语言必须确切、简洁、通俗、准确性往往表现在句中的修饰语、关键性的中心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上、也要认真体会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语句。适当地运用数字也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

常见考法

说明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中考常考的内容。所选用的材料涉及人与环境、科技新发现、文化遗产等不同的生活侧面。这些选文往往生动有趣、时代性强,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特别关注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话题(如2008年的地震、奥运场馆建设,2009年的卫星相撞、日全食等),还有文化方面的话题,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科学知识的储备。

误区提醒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植物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3.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案:1.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答出两个要点,意思符合即可) 2.叶面上的灰尘经雨水清洗能变得清洁干净。(意思基本符合即可)3.①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或: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覆盖着无数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 ②莲叶上的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沾起叶面上的灰尘从上面高速滑落。(意思符合即可)4.使得叶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洁;能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不易生病。(意思符合即可)

分析:这是一篇生动形象的科普说明文,取材于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莲花。文中提出的“莲花”效应,让我们对司空见惯的莲花产生兴趣,激发我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知欲。文后共设有四道题,分别从手法作用品析、语言表达、词句理解、文意概括几方面对考生的阅读能力予以考查。

第1题考查对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与品析。此题易误处在于,有些考生可能误解开头的“闲语”:说明文简洁平实,写到文学作品中的莲花形象,有何用处?于是,便随

意地答“为增加文采”。但这样的作答是不符合说明文阅读思路的。作者开头的“闲笔”不闲,正是以大家熟知的文学形象莲花,来生动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特点——高洁;并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第2题考查语言概括、表述能力。题干中已给定阅读范围“第二段”,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答成“莲花效应”的作用、功能等,而不是针对第二段中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第3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要“还原”加点词指代的内容,首先要把加点词所在的句子“还原”到原来的位置,联系相应的上下文,予以概括。①句是一个段首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并对上段内容作出高度概括。因此要锁定第四段,围绕“叶面超微结构”等关键词来组织语言。②句同样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首句。答这两个小题,如果不能准确找到题目语句所对应的信息范围,即锁定相应段落,则回答就会失分。

第4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与概括。答案有两点,需要对文意予以概括,有的考生只答第一层“保持清洁”,而忽视由第一层作用衍生出来的第二层保护作用“防止病原体入侵”,造成答题不全面。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妙趣横生话钥匙

1.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小小的一把钥匙,与人类形影不离,是我们口袋中的必备之物,也是隐私的守护神,牵系着千门万户的温暖和幸福。可是你知道吗?钥匙的发展历史亦妙趣横生呢。

2.人类最早锁门的方式是用绳子打成错综复杂的结把大门绑紧。解铃还须系铃人,绳结只有打结的人才晓得如何解开。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大帝是利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横向思维”,才挥剑斩断了当时著名的弗里吉亚“戈尔迪亚诺难结”。据说解开此结者能统治整个亚细亚。 

3.此后,人们发明了锁,当然,钥匙也就应运而生了。最原始的钥匙是怎样的呢?考古人员在位于现在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地区的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宫殿废墟中,发现了一把1.2米长的木制钥匙,这把钥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这种原始的木制钥匙是一种形状类似大牙刷、一头有很多木栓的杠杆。当把钥匙插入锁眼中后,这些木栓就会嵌入锁里同等数量的槽沟中,因此转动杠杆就能打开锁眼。

4.19世纪中期,这种最古老的锁的结构成为莱纳斯·耶鲁发明弹子锁的灵感源泉。后来发明的弹子锁,所用的是锯齿状的扁平钥匙,钥匙边缘是高低不平的锯齿和豁口,而锁芯和锁体内装有5-6个大小不一的金属弹子作为障碍物,需将钥匙作为楔子把弹子置于同一位置才能打开锁。20世纪的锁,大多以这种弹子锁作为模本。

5.近年来,为了提高锁的安全性,逐渐出现了很多非常先进的新型锁,比如多孔锁和直边锁等。现在已经出现了电子汽车钥匙、条形码钥匙卡和建立在指纹和眼角膜识别技术上的开锁系统,我们可以用眼睛来开锁,钥匙有望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6.钥匙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还创下了几个“世界之最”呢。

7.迄今为止,世界上锁和钥匙的组合最多的,当属1787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默发明并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套筒锁,它可以有4.7亿个组合。最重的一把钥匙达2吨,这把钥匙长10米,是在2008年由巴基斯坦人制造的。

8.钥匙在物理学史上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9.1752年6月,美国天才发明家富兰克林正在对雷电进行研究,他推测这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于是就进行了一个风筝实验:用金属线将风筝放到电闪雷鸣的云层中,在其末端拴上一把钥匙。这样一来,一旦雨水淋湿了风筝和线,就能观察到手指靠近钥匙时引起的火花。由于有了金属丝和钥匙作为电容储存了部分电流,他并没有触电而死。富兰克林通过这个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0.一些极富创造性的人总会把很多常用物品开发出各种不同的用途。一把钥匙经过改良后,可以当作螺丝刀、瓶起子、指甲锉,甚至酒精检测计。如瑞典汽车制造企业萨博公司首创了一款酒精检测钥匙,这把钥匙的顶端安有一个小型检测口,驾驶员在发动汽车前对着这个检测口吹气,一旦该装置检测出的酒精浓度超标,发动机将无法启动。

11.人类的智慧总能创造出奇迹。未来的钥匙想必更加神奇吧!

1.这篇选文主要介绍了与钥匙相关的哪些内容?

2.选文第②-⑤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找出其中两种,并举例说明。

4.第⑦段划线词语中“迄今”应如何解释?“迄今为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案:1.钥匙的发展历史,创下的“世界之最”,重要地位及用途。(“钥匙的发展历史”答成“钥匙的类型”也可以) 2.时间顺序 3.示例:列数字,如:第⑦段“最重的一把钥匙达2吨,这把钥匙长10米”;举例子,如:第⑨段讲述富兰克林利用钥匙发明避雷针的故事。4.到如今或到现在;不可以;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加以限定,说明约瑟夫·布拉默发明的锁和钥匙的组合到现在是最多的,以后还可能出现更多的,使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透视:选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物贴近生活,内容条理,富有情趣,所设计的四道考题也体现了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题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也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考生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所考查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2题考查说明顺序,命题人把考查点设在局部,只要考生对说明顺序有准确的理解,解答的难度并不大。3题考查说明方法,让考生列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具体的要求就是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要准确,例子要与所举方法相吻合。4题第一问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后一问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时要结合语句内容,运用一定的答题技巧,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总体上看,四道小题各有侧重,同学们需要认真阅读文段,掌握解题方法,用准确、条理的语言表述方可。

以上是学大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语文知识点-说明文阅读讲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学大教育初一语文辅导栏目。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小说阅读讲解 初一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阅读讲解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议论文阅读讲解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标点符号讲解 2020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与讲解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汉字讲解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排列语序讲解 下一条: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议论文阅读讲解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