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孝感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学习资料 2021-03-18 266

高一这个阶段同学们是荒废不得的,掌握考试的题型,多进行练习是同学们考试中取得进步的保证。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2016-2017学年孝感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部分题型。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

期中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唐诗意象的密度

什么是“意象”?哲学家们多半会从《周易》的卦象说起,从而使其涵义复杂而又抽象。即使把讨论严格限定在诗学的范围内,人们对“意象”的定义也是人言人殊,有些未免抽象难解或宽泛无归。其实,“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也就是说,“意象”必须兼有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正因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而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致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当然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王维《山居秋暝》做些分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贬议,清人沈德潜就说:“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象虽工,讵为模楷?”虽然仅是针对“写景”而言,但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形,独立状态的名句非常出色,而包含着名句的全诗却并非完璧。

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因为名句的篇幅仅有寥寥数字,如果意象的密度太低,那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也就难上加难了。

综上所述,唐代诗人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这是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的自然结果。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诗歌意象的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少有鸿篇巨制的原因在于言简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

B.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和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的结合体。

C.唐代的优秀诗人把诗歌意象的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佳作。

D.诗篇中包含的意象越密集,它所传达的信息越大,越能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这首诗也因为在写景时意象过于密集招致了一些非议。

B.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普通人,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在诗学范畴,对“意象”定义的阐述都是复杂、抽象难解和宽泛无归的。

C.意象密集的诗未必是好诗,而且意象密度过大甚至是诗的一种缺点,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D.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不同要求,导致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密集而受损的现象产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设古典诗词的篇幅不是有限的,作者在长篇诗歌中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表达意蕴,那么就可以容忍芜辞赘句了。

B.如果一首诗看上去显得堆垛、板滞,那么诗人可以通过减少一些意象来疏通意脉,从而救活这首诗。

C.因为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是意象密集,所以作者想写出名句,加大诗歌意象密度仍然是必要的创作手段之一。

D.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而创作了意象密度高的名句,而其中的优秀诗人因控制意象密度的做法而创作了许多疏密有致的名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B.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C.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D.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年号,从汉朝开始,开国皇帝年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年号常常为“太宗”。

C.可汗,又称大汗,或简称为可汗,古代游牧民族鲜卑、回纥、突厥、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

D.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B.李靖富于才干,志气不凡。他想凭借功名博取富贵,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朝担任殿内直长,左仆射杨素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C.李靖战功卓著,受到肯定。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居功至伟,甚至超过汉代名将李陵很多。

D.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萧铣,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平定突厥,看中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大胜敌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5分)

②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8、诗的颈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        ▲       ”两句表达了朋友不惜千金设宴,为他饯行的深厚情谊。

(2)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     ,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春夏花木繁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请吃饭

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就跟他们打了电话,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周小五在酒店订好包厢,早早地赶到了。

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

周小五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远,但他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请的人一个也没到,周小五就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里了。上司在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副恍然大悟的口气,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趟,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周小五说:“没关系,你忙你的。”他说完,把服务生喊过来,说:“请把套餐换成380元钱那一档的,有一位朋友不能来……”

这时,电话来了,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说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来了……

周小五忍不住自己的失望,问:“必须你处理吗?”

上司说:“是的……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小五也只好认了。他又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周小五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说,又有朋友不能来了,不想浪费。

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周小五想,这么要好的哥们,到门口吃个大排档, 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吃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赶紧上菜。

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服务生指着几盘生肉和生菜,问:“现在下锅吗?”

周小五点点头,服务生就将几盘菜倒进了煮锅。

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他身体很不舒服,得去医院挂盐水,实在对不起,改日一定摆酒谢罪。

周小五好一阵沮丧,沮丧过后又为难了:这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呢?打包?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再说,好多菜已经下锅,根本不能打包。

这时,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问周小五:“今天是周末,你回家吗?”

周小五说:“忙,不回了。”

父亲说:“你空了就回来看看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妈老是念叨你。”

周小五嘿嘿笑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

父亲又问:“你现在在哪里?”

周小五说:“在酒店……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你们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会,然后问周小五:“你刚才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吃饭?”

“是啊是啊,我请你和妈来吃饭。”

放下电话,周小五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

父母一会儿工夫就赶了过来,看来是叫了出租车。他们脸上全是笑容,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一家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最低档次的套餐。

周小五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吃完饭,周小五和父母一起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星期一一上班,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周小五:“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逢人便讲,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周小五所订的套餐从起初的680元,后降为380元,最后降到180元,可以看出他不想花太多钱请别人吃饭。

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周小五,如电话联系两个上司、相处多年的朋友,以及预约者未到时的沮丧,都可以看出他为人真诚。

C.小说中几个人失约,表明他们没有把小五的约定放在心上,只是随便答应而已,从一个侧面看出他们与小五的感情并不深厚。

D.小说使用第三人称的手法,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周小五心理上的变化过程:期盼-失望-沮丧-自责 -感动。

E.文中写到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一方面突出了周小五对父母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的、无私的,是不奢求回报的。

(2)作品的第三段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主人公周小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周小五父母逢人便说儿子请自己吃饭,周小五听到之后泪流满面结尾,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些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B.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C.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D.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E.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2)吴文俊重视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在这方面他有哪些心得?试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在数学研究领域,吴文俊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吴文俊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予以探究。(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最近一段时间,在叙利亚发生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②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③我们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绿色出行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④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矛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 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⑤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⑥我国乒乓健儿在里约奥运会男子团体决赛中以3:1力克日本队,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气笛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试验中,通过拉偏、反复测试等手段,验证了产品的性能极限,为软着陆提供了充分保障。

B.能否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能否突出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宗旨,是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的关键。

C.通过深入地分析网瘾孩子,使专家学者明白了网瘾孩子的特点:非常自卑,但是又表现出自负、自傲,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心理安慰。

D.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  肯动脑筋,  ④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B.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C.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D.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5分)

雪水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成为冰状水。它是一种超软水,因此,              。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就能治愈。常用雪水洗澡,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减少疾病。              。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            

17.下面是某中学高一(6)班暑期傣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5年11月,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刘缇萦在骑车路过淮安市区长江西路时,不小心剐蹭到了一辆私家车。虽然没人看到,但她仍然留下了“诚信纸条”,表示道歉并且自愿陪偿。

然而,车主在得到刘缇萦的600元陪偿后,又将600元钱退还给了她。这与某些碰瓷讹人的不良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刘缇萦留下的纸条也被网友称为“诚信纸条”。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MVC:PAGE]

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原文是在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进行比较得出的相对结论,并非说诗歌意象越密集越好。

2、B哲学领域复杂而抽象,诗学范畴或抽象或宽泛。

3、A 不论篇幅长短,作者都不应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4、C

5、B“太宗”、“高祖”均是庙号,不是皇帝的年号。

6、D应该是平定萧铣,看中行军的速度,抓主了先机;平定突厥,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大胜敌人。

7、(1)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壮”“固”“舍”“寻”各1分,句意1分)

(2) 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功绩。(“以”“虏庭”“克复”“振”各1分)

8、①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1分)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1分)②这些凄冷萧条的景物,突出了作者当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社会生活环境的象征;(1分)既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怨恨与不满。(2分)

9、①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天难晓”一句写出了长夜漫漫,诗人还在想明天怎样才能得到食物。(2分)②仕途的不顺;“运落风波梦亦惊,当年志气俱消尽”两句写出了自己仕途坎坷,随着年事渐高,先前的志向也没了。(2分)③生命的衰老。“白发新添四五茎”写出了白发增多,人也变得苍老。(2分)

10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1)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

B.请三个人吃饭可能是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个人利益可能占了上风,但从他先期到达酒店,先预定680元套餐,等待客人时的心理也可以看出他待人的真诚。A.原文中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看重的是面子。可以看出他不想花太多钱吃饭这一说法是错误的。C.选项中说两个上司,一个朋友都没有把小五的约定放在心上,他们与小五的感情并不深厚说法太绝对。

(2)①插叙,第三自然段插叙周小五与父母分别居在新城区、老城区,周小五因为在外打拼很少回家,这为后文请父母坐车过来吃饭埋下了伏笔。(2分)②交代了人物身份,是故事发展的一个背景。(2分)③这样安排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叙述曲折,行文错落有致。(2分)

(3)、①敢于拼搏,勤于钻研。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2分)②做事灵活,熟谙职场规则。周末请人吃饭,邀请的人是两个上司,一个相处多年的朋友,因被邀者未到,依次将套餐从起初的680,后降为380元,最后降到180元。靠朋友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2分)③知错能改,懂得感恩。先前没有想请父母吃饭,后来在朋友未到时顺便请父母吃饭,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回家住了一晚,得知父母逢人边讲自己请他们吃饭,周小五泪流满面。(2分)

(4)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现了周小五父母朴实善良,维护儿子的尊严的性格特征;从周小五泪流满面可以看出他理解父母、懂得反省。(2分)②在情节发展上,这样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照应了上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回味无穷。(2分)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更能够突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奢求回报的,年轻人应该反思自己,多关心一下老人,抽点时间陪陪老人。(2分)④在表达效果上,这样结尾渗透着作者对周小五父母身上那种朴实无华品质的赞美,呼吁人们不要只为了自己而忽视了关爱老人的思想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2分)

12、(1)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B项“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E项,“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说法绝对化,同时选项偷换概念,应该是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方法。A选项扩大范围。

(2)①基础教育应着重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3)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4)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13、选C

①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耸人听闻”指实际没有,被捏造出来的事,“骇人听闻”指实际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的事。就是说耸人听闻是假的事,骇人听闻是真的事。此处用“骇人听闻”更恰当。

②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用作定语,褒义词。符合语境。

③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般用于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的人、集团、国家等,不能用于无利害关系的一般事物。此处用错对象。

④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比喻可以企及他所达到的境界。通常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用在此处恰当。

⑤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符合语境。

⑥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应改为震耳欲聋。

14、选A (B两面对一面,可将两个“能否”都改为“能”。C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可删去“使”。D项,成分残缺,应在“不肯在……方面”后加“多下功夫”。)

15、选B.从文中说“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可推断前一空的内容是用了类似“绝对不”的说法,因此A.C选项排除。第④空【并且】1、用在两个动词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2、用在复合句,后一半里,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而且】1、表示递进。2、表示强调,多与其他的连接词共同使用,加强要强调的内容。在此空要比较出那个更恰当,难度很大。因此暂时放弃比较,看第⑤空,我们可以清楚地注意到“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是一组假设关系的关联词,那这样就很容易排除D。

16、(1)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2)清纯的雪水还是美妙的天然饮料。(3)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

17、本次傣族村二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傣族概况,备好生活用品;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傣族村庄、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要求写一篇考察心得。

18、略。

附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搏取富贵。” 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他,杨素曾抚着自己的坐床对他说:“你最终能坐到这个位置!”在隋朝担任马邑郡丞的官职,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到了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那年八月,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这是军事家的上等策略。即使他们知道了我们的行动,匆忙征调军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成为俘虏的。”进军到了夷陵,萧铣的将领文士弘带领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靖挥师打败了他。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李靖又打败了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私下掳掠的现象。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兵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将士们议论纷纷:“唐军如果不是调集全国军队来了,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李靖通过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突利可汗和他心腹将领的关系,突利可汗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贞观四年,李靖进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只身一人逃走了。唐太宗曾对他说:“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但还得到史书留名。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功绩。”

在高一语文的学习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2016-2017学年孝感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在语文的学习中掌握技巧,取得进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2016-2017学年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定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嘉兴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济宁市历城区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2016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上册始得西山宴游记句型及句子知识点 下一条: 2016-2017学年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