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2021-03-18 310
高一政治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后要及时做题进行回顾,这样才能加深大家对政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学期课文《收入与分配》课后检测题带解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上面的内容。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导致了养老金差距悬殊。目前,国家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逐步取消“双轨制”,最终实行“并轨”。可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导学号 62600480( )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C.不断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
D.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 C
[解析] 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实则关系到社会公平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C符合题意。A、B、D材料均未体现。
2.“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导学号 62600481(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要反对收入差距过于悬殊,不是反对收入差距,③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④错误;故选A。
3.“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导学号 62600482( )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体现的是通过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故与题意不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收入差距,不利于提高“分配率”,故②排除。
4.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加强扶贫脱贫工作导学号 62600483( )
①要将国家财政扶持作为关键突破口
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必须坚持公平优先,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这样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②④适合题意。故选B。
5.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2015年某省将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人口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导学号 62600484( )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答案] B
[解析] A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能抑制通货膨胀。C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能调节过高收入。D错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并不能增加社会总供给。
6.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导学号 62600485( )
A.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B.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人们生产积极性,效率会降低
C.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D.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答案] D
[解析] 上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A错误,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B错误,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内扩大不会抑制人们生产积极性;C错误,收入差距扩大不一定具有激励作用。故选D。
7.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指出,消费需求受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一般来说,居民的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收入越低则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该观点对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提醒我们导学号 62600486( )
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②应进一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③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材料中强调了我们要扩大内需,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应进一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正确,但和题意主旨无关;故选B。
8.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导学号 62600487( )
①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救助
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
③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
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通过材料中对转移支付的描述可以看出,政府的转移支付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①③正确;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不是转移支付,②不合题意;政府的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的范畴,而不属于个人收入分配,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9.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2015年1-9月,教育增长16.5%,文化体育增长8.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0.1%,社会保障和**支出增长22.4%,这表明导学号 62600488( )
①国家财政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②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
③国家财政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④国家通过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材料中国家财政对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与**支出不断增长,体现了国家财政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选A。②强调了效率,但材料强调了公平;④与题意无关。
10.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40%左右的预算资金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结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者部门账户上,累积而成财政存量资金。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62600489( )
①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合理的利用
②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③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治本之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出现过多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合理的利用;③错误,财政收支平衡才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故选C。
11.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 62600490( )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A-B阶段为经济衰退期,此时消费需求量下降,同时企业盈利降低,B-C阶段为经济萧条期,此时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C-D阶段为经济复苏期,此时国家应该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故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D-E阶段为经济繁荣阶段,此时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减少财政赤字,并提高贷款利率,故排除。
12.2016年3月5日,村民李某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与一公司合作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李某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获得分红。李某所得收益导学号 62600491( )
A.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B.是合法的劳动收入
C.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得
D.受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李某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获得分红所得收益是属于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得,选C。A错误,按劳分配只在公有制范围内;B错误,该收入不是劳动收入;D错误,因为材料中强调了分红所得。
2015年6月,山东省德州市制定了《2015年德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回答13~14题。
13.农地流转是指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通过转包、入股、租赁、合作等方式,有偿出让给其他的农户或者经济组织。这样,农民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导学号 62600492( )
①按劳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农地流转是指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通过转包、入股、租赁、合作等方式,有偿出让给其他的农户或者经济组织。农民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
14.据了解,为了鼓励农户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此方案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扶持。上述要求的意义是导学号 62600493( )
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更多财富
③引导农民弃农进城,推动城镇化建设
④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为了鼓励农户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土地经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扶持。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更多财富,①②符合题意;引导农民弃农进城,实现同步富裕是错误的,排除③④;故选C。
15.2016年,某市农村加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导学号 62600494( )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而获得的收入,属于合法的财产性收入,是非劳动收入,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是合法的劳动性收入,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错误。
16.目前,我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一些行业薪酬远远高于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人们盼望革除不合理因素带来的收入鸿沟,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缓解收入分配矛盾。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导学号 62600495( )
①坚持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
②努力消除收入分配的差距
③上调高收入者的个税税率
④着力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说法错误,因为实现分配公平不是消除收入差距,而是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③说法错误,因为税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是平等的。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MVC:PAGE]
17.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下列对乘数效应表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62600496( )
①政府投资扩大,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
②国家增加税收,社会总需求和总投资就会下降
③居民增加消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互补商品涨价,会使得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乘数效应说明政府投资扩大,对国民收入有加速扩大的作用,同时说明居民增加消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国家增加税收,社会总需求和总投资并不一定下降,同时互补商品涨价,并不使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使得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故排除。
18.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使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和将来,改革的利益格局会有更大调整,更多的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受益的增加。这将有利于导学号 62600497( )
A.实现同步富裕
B.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财力
C.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D.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 C
[解析] A错误,通过改革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排除。B与题意不符,题中的改革举措强调让更多的人受益,并没有强调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财力,故排除。C与题意相符,题中改革着眼于整个社会受益的增加,说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故入选。D错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排除。
19.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导学号 62600498( )
①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增值税
②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
③就某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
④年收入超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是纳税人的权利,就某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是纳税人的权利,故②③正确。①④是纳税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故排除。
20.我国目前对股息红利所得采取的是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征税政策,即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对此措施的正确认识是导学号 62600499( )
①此项税收属于个人所得税
②此项税收属于企业增值税
③此项措施实施的目的是鼓励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④此项措施是以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目前对股息红利所得采取的是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征税政策,此项税收属于个人所得税,①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应排除;此项措施实施的目的是鼓励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③符合题意;此项措施是以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④说法错误;故选B。
21.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企业新增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增值税税金准予在计算销项税额时予以抵扣。此举导学号 62600500( )
①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④可有效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③说法与题意无关。题干中企业新增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增值税税金准予在计算销项税额时予以抵扣,说明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可有效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22.漫画《幸福少不得“这一点”》的寓意是导学号 62600501(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要积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国家职能的实现离不开税收,所以公民只有自觉纳税,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才能为国家职能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故①②符合题意;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矛盾和冲突,故③错误;“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说法正确,但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故选A。
2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落实好已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扩大到30万元以内。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导学号 62600502( )
①体现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体现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可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④可以防止小微企业的偷骗税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是减税措施,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体现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入选,①排除;小微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对他的扶持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③入选;④说法错误。
24.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对税收与财政应作如下认识导学号 62600503( )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
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④充足的税收,才能保证财政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说明过高的税收会导致经营者的收入减少,进而打击生产积极性,最终使生产规模萎缩,经济下行趋势加强,经济发展滞缓,最终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故①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税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而非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016年伊始,各地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北京平均工资最高,多数省份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全国唯一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区,这一水平是目前最低的河南省(42179元)的2.4倍。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分析,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众多网友吐槽自己“拖后腿”,恰恰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收差距大的情况。这也凸显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过高的不合理差距,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李实建议,要在经济增长上多下功夫,保证**和工资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精准发力,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导学号 62600504
结合材料,从“个人收入的分配”的角度简述如何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9分)
[答案] ①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3分)
②提高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国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分)
③再分配更注重公平是提高公平又一重要举措,兼顾公平与效率。(2分)
④**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增长上多下功夫,保证**。(2分)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然后要明确的是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其实质就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因此可以把本题转化为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 62600505
材料一 目前,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
材料二 近年来,“二代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富二代”“贫二代”是先富道路上遇到的“二代”问题,体现了“一代”对“二代”的影响和“二代”对“一代”的复制,带来了“二代”朋辈之间的分隔,拷问着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二代现象”的认识。(12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劳动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收入分配存在贫富差距等不公平现象。(3分)
(2)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3分)
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提高效率的同时,拉开了居民收入的差距,并对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3分)
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由于分配不公等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引发的“二代现象”,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的。(3分)
④我们要落实好分配政策,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防止两极分化。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 62600506
表一: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科技进步对经济
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
依存度 万人专利
拥有量(件)
世界上创新
型国家 70%以上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为5%以下 美国1760德国1750日本1500
中国 40%左右 50%以上 10
材料 党的十八大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这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1)揭示表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依据财政的有关知识,阐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的道理。(8分)
[答案] (1)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创新型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于创新型国家,万人专利拥有量与创新型国家有很大差距。这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艰巨。(4分)
(2)①财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物质保障,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国家财政的科技投入;(4分)②财政具有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对资金投入大、投资风险大的核心技术研发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4分)
[解析] (1)本题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标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本题图表较为简单,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万人专利拥有量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自主创能力弱,需要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明确,根据题意,题中要求依据财政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回答时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创新组织语言即可。财政支持就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财政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财政发挥对科技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物质保障。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 62600507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国家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发展中较多追求“国强”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实现“民富”为政府建言献策。(8分)
[答案] (1)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分)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分)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2分)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谐;(2分)⑤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2分)(学生回答其中的4点即可得8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分)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兼顾效率和公平。(2分)
[解析] 第(1)问为“意义类”题目,可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消费的反作用、社会和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第(2)问,属于“措施类”题目,可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公平等角度提出建议。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学期课文《收入与分配》课后检测题带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在做题中巩固对政治知识点的记忆,更多的高一政治题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浏览。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收入与分配单元检测题带解析 高一政治知识点-收入与分配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高一政治知识点-国家收入的分配 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1复习要点《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