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发布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今年高考试题中的语文、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科小语种(含听力考试)、汉语文使用全国卷;数学(文、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科使用我省自主命制试卷(听力考试使用全国统一命制的试题)。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
考试评卷
全国卷和四川卷均实行网上评卷
我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的语文、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科小语种(含听力考试)、汉语文使用全国卷;数学(文、理)、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科使用我省自主命制试卷(听力考试使用全国统一命制的试题)。试卷由省统一印制。
全省高考(藏、彝文一类模式高考除外)于6月7、8日统一组织进行。各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7日上午9:00-11:30,语文;下午15:00-17:00,数学;6月8日上午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15:00-17:00,外语。语文、数学、外语科(含听力考试)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满分均为300分;总分750分。
凡拟报考外语院校、系(科)、专业(含科技外语)的考生,除笔试外,还须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在6月9、10日,由县(市、区)招考办组织进行。
全国统考和省级统考各科全部实行网上评卷。对成绩有疑问需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于6月25日12:00前到县(市、区)招考办登记。
志愿填报
本一、本二、专一、专二均设置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
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专科志愿在7月2日12∶00前完成填报。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报。
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共6个批次。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2个平行第二志愿,本科提前批设置一个预科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均设置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以下类推),6个平行的预科志愿;本科第二批和专科第一批各设置3个平行的藏文加试、彝文加试志愿。每个学校志愿(除预科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
各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时,采取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补充生源。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个数根据当次未完成计划情况确定。
全省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填报志愿并提交确定。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后,所填志愿一律不得更改。
招生录取
高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在川招生的各普通高校各类别各层次招生,均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的平行第一志愿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高校报送的调档比例,向各有关高校进行模拟投档。高校报送的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未报送调档比例的,首次模拟投档一律按照105%进行。
录取将按照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本科第一批、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普通类本科、本科第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的批次顺序依次进行;同一批次内,如考生符合应予提前投档的多种条件,则按考生自主选拔录取志愿(含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志愿和高水平运动队志愿的前后顺序投档;本科第一批预科在该批统招和定向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档后录取,其它批次若同时有本(专)科(含定向)和预科计划,则按照本(专)科计划、预科计划、本(专)科计划征集志愿、预科计划征集志愿的顺序录取。对每个批次未完成计划采取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补充生源。征集志愿后若仍有极少数学校完不成计划,经省招考委研究,若确须降分的,可在批线下适当降分。
有关部门提醒考生:在录取期间,应保持报名时所留电话的畅通。
加分须知
奥赛加分项目需在2015年1月1日之前
2015年1月1日之前已取得下列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加5分,包括: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且符合相关规定的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体育特长生、省级优秀学生;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考生;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的考生;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其他突出事迹,经省录取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同意给予加分的考生;
另外,为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我省将继续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渠道,同时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就读地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