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研究生招生夏令营暨外国语言文学系列讲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7-09 236

7月3日,由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立德树人研究中心组织的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开营,“立德树人与研究前沿——外国语言文学系列讲座”顺利开展。外国语学院研外部副主任巫和雄副教授、英语系副主任信慧敏博士和英语系主任张立新教授分别以《文字的长征——<毛泽东选集>英译回溯》、《后疫情时代的外国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前沿——以外交话语为例》为题,向营员们分享了研究心得以及翻译、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前沿,鼓励营员们勤思笃学。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姜礼福副院长主持,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五十多位同学共同聆听。

巫和雄主要从《毛泽东选集》翻译背景、英译历程、译者构成、翻译流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毛泽东选集》翻译的整体概况。通过对整个翻译历程、译员构成等的分析,巫老师认为,《毛泽东选集》翻译凝绝了几代人的心血,因此用“文字的长征”作为讲座标题恰如其分。巫老师认为《毛泽东选集》翻译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政治文献翻译传播的历史见证,代表了国内汉译英水平的顶峰,这也成为《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的标杆。巫老师对译者高超的翻译水准、严谨的翻译态度、精细的翻译流程的介绍,令听众深受触动。 

信慧敏在讲座中,以“后疫情”这个关键词切入,探讨了新冠疫情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并从“文学何为”“何为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如何开展”“文学研究新趋势”等方面开展。信老师认为,新冠疫情的重要启示之一,是要求文学研究者更关注社会现实,疫情依然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改变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需要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发掘文学作品对形塑现实的影响。信老师结合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小说《猩红疫》,通过对疫情爆发后的惨烈情景的分析,探讨了灾疫小说的伦理内涵,提出了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讲座最后,分享了空间、叙事学、创伤等外国文学研究最新趋势。

张立新的讲座从“前沿的理论”“前沿的方法”“前沿的问题”“前沿的对象”等四方面开展。张老师结合自己国外访学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兴趣,认为语言学研究要呼应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然后,张老师结合中美社交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外交话语隐喻认知叙事构型及其话语秩序研究等为例,分析了疫情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外交话语运用上的鲜明特征和差异性,认为这对于建构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姜礼福对进行总结,认为本次研究生招生夏令营系列讲座,不仅是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生动的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的社会担当、人文情怀和家国意识,系列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外国语学院举行国家级一流英语专业建设点座谈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发中心举办第三期第二批“微格教学”专项培训 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军做客“问天科学讲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洪文研究员教授授聘仪式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讯

上一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发中心举办第三期第二批“微格教学”专项培训 下一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洪文研究员教授授聘仪式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