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7-26 317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 ○
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第八章分式
1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A叫做分式,其中A是分B
式的分子,B是分式的分母。
M¸MBB×M=,=(其中M是不等于0的整式) BB¸MAA×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就是AA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做分式的约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与异分母的分数通分类似,异分母的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3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
4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5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求分式方程的解,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乘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有时就可以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如果由变形后的方程求得的根不合适原方程,那么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检验。
有时,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的分式方程虽然有解,但所求得的的解不符合实际意义,所以这个实际问题仍然无解。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x
k是比例系数。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一般地,反比例函数y=
反比例函数y=k(k为常数,k≠0)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是双曲线。 xk(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x
当k>0时,双曲线的两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浙教版2017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浙教版2017 浙教版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2017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浙教版2017 浙教版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2017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2017新人教版初二下册英语知识点 下一条: 2018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