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术语认识类

高考信息 2024-04-28 533

  1.如何认识古中国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关系

  ①选官制度的作用:官员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实现国家大一统,有利于抑制地方割据势力,保证中央权威;同时制度化的远官标准,对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高素质的官员队伍起到重要作用②监察制度的作用:古代监察制度有利于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同时有利于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和维护政令的畅通③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

  2.比较认识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化

  Ⅰ:中国:①特点: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②趋向:专制③形式: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的工具④对文明影响:有利于保障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使文明的进一步延续

  Ⅱ:古希腊、罗马:①特点:理性、个性、平等、主宰等②趋向:民主法制③形式:以法律为保证,以维护奴隶主专制统治④对文明的影响:缺乏强有力的权威,易导致分崩离析,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总结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局限性

  3.如何认清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①从范围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②从表现看: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③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行业,是十分微弱的④从地位看: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如何认识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

  ①背景: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②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③体系:从本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④影响: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加固,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

  5.多角度地认识三民主义

  ①从时代背景看:其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②从纲领内容看:其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政权,建立共和国③从民生意识看:其借鉴欧美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④从民主政治看:其倡导民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⑤从时代发展看:其与时俱进,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

  6.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①一个方向和主题: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②双重性质:学习西方与侵略、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③三个阶段:器物阶段、制度阶段再到思想文化阶段④四个阶级:参与阶层广泛、内容多样。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各个阶层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提出了自己改造社会的新方案和新思想⑤五大运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7.如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性质: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权力分配: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③国王的地位: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8.如何认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

  ①从联邦制来看: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这样既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避免了过度集权的弊端,既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②从三权分立体制来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别由国会、最高和总统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以防专制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从两党制来看:两党通过选举不仅控制国会,还左右着总统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9.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

  Ⅰ:特点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Ⅱ:评价:①积极: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并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②消极: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根本问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随着苏联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渐突出,为日后苏东剧变埋下隐患。

  10.全面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Ⅰ:原因:①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②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③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④障碍消除:两极格局的结束,多极化趋势到来的

  Ⅱ: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多Ⅲ: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Ⅳ:评价:①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但加剧了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②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对发展中国家:为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转载自:https://www.gaokao.com/e/20240427/662cb0ff8ecc8.s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影响评价类”答题专业术语一 湖北省2022年高考考试安排及温馨提醒 我省2024年高考实行“3+1+2”模式 今年高考语文卷海南卷有新变化 安徽高考评卷正式开始 6月20日前后结束 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组投档线排行榜“洗牌”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高考信息资讯

上一条: 高考历史:“影响评价类”答题专业术语一 下一条: 5月10日14:00起可查!四川2024年体育类统考成绩即将公布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