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资讯 2024-06-04 380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构建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信息传播学、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各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争创特色一流、取得重大突破,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成就,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多个专业学位水平实现全国领跑。
近年来,学校坚持“系统治理、创新图强、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大力实施有组织科研,高效能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国家舆情实验室,高标准建设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全力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国重-国舆-国传”“三国”科研平台体系。学校还建有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
面向未来,学校正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三个跨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中,主要有几大亮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设置、部分艺术类人才选拔方式变化、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具体如下:
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设置。2024年,是中国传媒大学面向未来以人工智能为重心的重新布局之年,学校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学校全面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发展新纪元。
一是优化升级一流本科专业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加大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强化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思维新逻辑培训;调整部分专业名称,如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行政管理(媒介与数字公共治理方向)调整招生方向名称,全面优升级专业设置。
二是新增人工智能相关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首次招生,由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设,专业汇聚两校在游戏设计领域的优势资源,秉承“科技、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系统教授游戏设计技术与理论,培养具有扎实编程功底、优秀设计思维、良好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招生计划120人。
三是增加部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计划。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专业招生计划增加 20人,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计划分别调增30人。
部分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方式变化。2024年学校在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导下,调整了部分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方式。
一是艺术类非校考专业,按照教育部艺考改革要求,2024年起我校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艺术管理等艺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直接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在不同招生省份,分别采取单设专业组、单设招生代码、单列招生批次等方式进行志愿填报与录取,不与其他普通类专业相互调剂,实际以各省级招生公布为准。
二是艺术类校考专业,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华侨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考生报考我校艺术类校考专业,须省级艺术类统考成绩合格,同时还需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并取得合格证、高考成绩达到普通本科线(二本线)方可填报艺术类提前批志愿,按照顺序志愿方式投档,按照校考成绩排名录取。所有校考专业(含招考方向)不再按照男女分别设置招生计划、不再分别设置各专业最低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不再使用按文化折算比值排名和综合分排名的两种录取方式。
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按照我校往年本科招生章程规定,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报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
为保障考生利益、降低提档和专业录取的不确定性,2024年起,学校在提档、录取时,原则上均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相关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的艺术类校考专业。
李博:对于普通类型招生:专业录取时,学校按照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专业志愿和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各专业间不设专业级差分。考生服从调剂,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提档后不退档。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2024年,在高考改革省份,我校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等14个理工类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化学;数字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个专业要求选考物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要求选考思想政治。除上述专业外,我校其他所有专业不限选考科目。
我校外语类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我校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生组织外语口试,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我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对于高校专项计划,我校今年设置了分省招生计划,经我校初审、综合素质面试、资格认定,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一批录取控制线(特殊类型控制线)方可填报志愿。我校依据分省计划和考生投档成绩及专业志愿顺序录取。
李博: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及往年录取分数,一是登录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zhaosheng.cuc.edu.cn)、“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点击“招生计划”“历年分数”模块获取信息;二是拨打我校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10-65779370、010-65779256)进行了解;三是参与我校线下招生咨询会,获取我校分省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单页资料。
李博:我校充分保护考生专业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间不设专业级差分。为避免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被退档的风险,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还要仔细核对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授予学位类型、办学地点、学费等重要信息。
李博:学生在大一、大二春季学期各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转专业工作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当年发布的相关文件要求进行。适用于2024级学生的转专业限制条件如下:
(1)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专业。
(2)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不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也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3)高校专项计划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4)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同合作外方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之间不能互转;同一合作外方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间转专业须符合(1)(2)条中的转专业条件。
(5)提前批次录取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李博:坚持实践育人,打造“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教育体系,强化“上手快”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搭建全流程联合实践平台,融通实践教育资源,建设以交叉融合型、联合实战型特色实践项目为核心的实践项目体系,构建联合深化产学研深度育人平台,推行常态化实践作品展演机制,鼓励和引导优秀实践作品对外展示交流,不断推进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力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内驱力。
坚持交叉融合,打造“主修+辅修+微专业”的立体式专业培养体系,培养“筋骨壮”的拔尖创新传媒人才。推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深度融合,开设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必修课,强化不同专业学生的新思维、新逻辑培养。通过辅修专业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设立微专业,通过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及开发跨学科课程,打通主修及微专业学分认定方式,建立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的中传特色微专业育人模式。
坚持以文立品,打造“文化为体,课程为用”的通识教育体系,实现“后劲足”的人才发展支撑。注重提升学生文化涵养,实现以书养性、以文立品。同时积极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创新提出“立德修身、博学明智、强身健体、尚美育心、勤劳竞先”+“特色赋能”六个部分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将“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郑重承诺,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辅助,以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化帮困助学资助体系,多渠道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问题,实现了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和精准帮扶。
学校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以“育人”为主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把温暖和关爱传递给每一名学生。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学校设立了包括国家、学校、社会捐赠多个类别十余种奖学金,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设立了不同种类的院级奖学金作为有效补充,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高度重视“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方面,毕业生**竞争力强、专业相关度高,主要进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业工作。**去向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及省市级电视台电台、各大媒体及互联网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学校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强校企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了人才供给侧和产业结构需求侧相互融合,助力毕业生**。实施“**助推工程”,细分待**类型和**指导帮扶需求,分群体制定**助推计划,精准识别重点群体并有效施策。**服务亮点工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深造方面,2023届43.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其中27.5%为国内升学,16.4%为出国(境)留学。除本校外,国内升学人数较多的高校依次为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学院专业介绍、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等信息详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微信小程序相关模块,招生咨询信息将于“中国传媒大学本招”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学校还组建了各省高招咨询QQ群,QQ群号将于高考前通过我校各官方平台向社会公布。
本文转载自:https://gaokao.chsi.com.cn/gkxx/zbzrft/zx/202406/20240603/2293295777.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教育资讯:2024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最新政策 有哪些要求 陕西;图解2024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艺术类专业录取线由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两部分构成 2024年艺考十问十答 今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解读 优师专项段按综合成绩录取 青海: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艺考资讯资讯
上一条: 2024年我省高考艺体类招生计划不区分物理类、历史类进行编制 下一条: 曲阜师范大学2024年普通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