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录取后不去读大学有什么后果?

问答社区 2025-05-15 15

近日,有同学在后台留言问:如果高考被录取了,但是不是自己的理想院校,可以不去报到吗?不去报到又有怎样的后果呢?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吧。

被录取后不去读大学有什么后果?

1、限制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

教育部在2023年高校招生事宜发布会中,明确表示:从2023年起,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放弃入学或入学后退学,不再具有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

2、会被记入诚信档案

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不去上学这种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将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同分排在应届生后,甚至直接停止录取,或减少明年的志愿填报数量。因为这毕竟是一种浪费高校招生名额的行为。

►如山西规定“2022年已经获得高校录取资格,但不到校报到的考生,2023年再参加高考,成绩排在同分段考生的最后,并且记入档案,提供给高校。”

►又如《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指出:填报志愿是考生自我承诺与高校的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

对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

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个人电子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

3、当年不会再被其他高校录取

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被正式录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档。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报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学校录取。大学开学后,若考生逾期未报到,相当于自动放弃,学校将对考生作自动退学处理。

4、第二年可同应届生一样参加高考

大多数被录取不去读大学的原因,是考生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决定去复读。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受影响的,来年可以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参加高考。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读生在高校录取中与应届生有所区别,甚至有些专业受限制。

5、可能会出现重复学籍

一般来说高校学籍都是在开学时进行注册的,但总会有人为疏忽,即使本人没有前去报到,仍然被注册了学籍。如果复读后考上了另一所大学,很可能会出现两个学籍。到那时,就非常麻烦了,很可能自己读了四年大学,最后毕不了业,拿不到学位证。

虽说现在全国高校学籍系统是联网和统一的,但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意外发生。所以最好在开学之前给录取你的高校招生办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不去报到的意向,确保你的大学学籍不会被注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高考被录取后还能复读吗? 什么样的学生才可以被保送上大学,以及保送录取程序有哪些? 大类招生进校后专业如何分流? 高考成绩被屏蔽究竟是为啥? 社工专业并不好找工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考社工证呢? 高考150分有大学读吗?

点击访问更多新期教育网的 问答社区资讯

上一条: 大学四年应该如何规划? 下一条: 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学校和专业?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