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答(2025版)发布(四)

招生政策 2025-05-16 16

目录

76.春季高考统一考试专业类别是如何划分的?

77.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什么时间考试?

78.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技能拔尖人才?

79.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如何评卷,什么时间发布成绩?

80.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分数线如何划定?

81.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各批次志愿是如何设置的?考生如何填报?

82.“3+4”转段考生需要参加哪些科目考试?需要填报志愿吗?

83.“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特点是什么?

84.2027年春季高考报名政策有什么调整, 对考生报考有影响吗?

85.“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

86.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吗?

87.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88.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问题?

89.考生被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后还能参加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和夏季高考吗?

90.此前已被录取的考生,还有机会参加后续的院校专业录取吗?

91.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是否可以修改、放弃填报的志愿?

92.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哪些群体可以享受加分照顾?

93.高考加分照顾政策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院校和招生类型?

94.除加分照顾外,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还有哪些照顾政策?

95.考生高考档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96.考生的电子档案是如何管理的?

97.录取后,考生的纸质档案应该如何处理?

98.考生被高校录取后,需要办理户籍迁移吗?

99.新生入学报到时,须注意哪些问题?

100.考生在高考中有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有什么严重后果?

 

76.春季高考统一考试专业类别是如何划分的?

答:2025年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分为30个专业类别,分别是现代农艺、烹饪、畜牧养殖、建筑、机械制造、设备维修、机电技术、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子技术、化工与环境、服装、车辆维修、运输、数字媒体、网络技术、软件与应用技术、医学技术、药学、护理、财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公共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艺术设计。

77.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什么时间考试?

答: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分为技能测试、知识考试两部分。

技能测试按30个类别分别进行,委托我省部分高校具体组织实施。技能测试一般于每年3月组织。

知识考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管理、统一命题、统一编场、统一评阅。考点、考场由各市教育招生安排,考点设在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考生在高考报名所在市参加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78.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技能拔尖人才?

答:(1)获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金银铜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2)获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高级工(含)以上职业资格并获得县级(含)以上劳动模范或同等荣誉称号(表彰文件中明确规定享受劳动模范待遇者)且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在职在岗人员。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在春季高考报名时申报技能拔尖人才,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并公示后,可免于春季高考“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

79.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如何评卷,什么时间发布成绩?

答:“技能”部分的评卷、统分工作由各专业类别主考院校负责,时间安排在各类别考试结束后进行,主考院校在各自规定的时间段内,在学校网站向考生提供成绩查询。考生对成绩如有疑问,可于成绩正式公布后规定时间内,向主考院校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

“知识”部分的评卷统分工作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管理。所有考试科目实行网上评卷。选择题答卷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评阅,非选择题答卷评阅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管理,评卷点负责具体实施。“知识”部分成绩将在6月26日前公布。公布成绩后,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于成绩正式公布次日起2日(自然日)内,向考试所在地县(市、区)教育招生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

80.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分数线如何划定?

答:本科批。分两次划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一次分专业类别根据招生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照招生计划1:1.1划定;第二次在考生填报第二次志愿之后,在有效生源范围内,分专业类别根据剩余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照招生计划1:1划定。

专科批。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分专业类别根据招生计划数与生源情况一次性划定;技能拔尖人才未达到本科线考生可填报专科志愿并录取。

81.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各批次志愿是如何设置的?考生如何填报?

答:春季高考录取工作分三个批次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

本科提前批,仅限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公示的技能拔尖人才填报。提前批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安排两次志愿填报,均设置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本科批安排两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第1次志愿填报资格线为首次确定的本科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第2次志愿填报资格线为首次确定的春季高考本科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下50分。

专科批安排两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其中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单设投档单位,填报1次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60个。

82.“3+4”转段考生需要参加哪些科目考试?需要填报志愿吗?

答:仅报考“3+4”转段的考生,需参加春季高考统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考试,同时还需要参加转段对口本科高校组织的校测。由对口本科高校公示转段合格考生名单,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办理录取手续,考生无需填报志愿。

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须参加春季高考统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测试等科目考试,同时还需要参加转段对口本科高校组织的校测。如考生未转段成功,可使用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成绩填报相应批次志愿,参加后续春季高考集中录取。

83. 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特点是什么?

答:“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是指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考生可以直接填报及投档到具体的招生专业,没有专业调剂,避免考生被调剂到自己未填报的专业。

84.2027年春季高考报名政策将有什么调整,对考生报考有影响吗?

答:在2027年及后续年份的春季高考报名政策中,考生户口系外省迁入我省的,须迁入山东满两年(截至报名开始之日);不满两年的,应届生须具有我省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校学籍,往届生须具有我省高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证书。

该政策调整仅针对户口由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对其户口迁入时间作了要求。对其他考生,如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山东省普通高中往届毕业生、非山东省户籍的**人员随迁子女(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春季高考报名政策对考生的户籍要求不变。

85.“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

答:平行志愿投档后也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在志愿填报前务必认真阅读相关高校招生章程。

86.考生投档后又被退档,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吗?

答:退档考生不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只能参加剩余计划的下一次志愿填报和投档。

87.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志愿填报时,考生首先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规则,然后再结合自己的选科、成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考虑包括:

(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

(2)专业及院校偏好。考生在进行专业和学校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以下三种思路考虑:

一是比较看重选择专业。如果考生有很强的专业偏好,就可以基于相同的专业类选择不同的学校,比如:考生喜欢计算机类专业,可以填报多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

二是比较看重选择学校。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如果特别希望能到某几所学校上学,对专业要求不迫切,那就可以基于这几所学校选择尽可能多的专业,增加被这些学校录取的可能性,

三是对学校和专业均没有明显偏好。考生可以兼顾选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志愿组合。

总之,不管考生怎样填报志愿,都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考试成绩,且填报的96个志愿应有一定的梯度,增加投档机会。

(3)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选报其志愿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4)志愿的筛选及排序。选定专业及院校后,要根据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顺序。平行志愿的选报应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要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志愿作为保底,志愿的填报应适当拉开梯度。

特别提醒:春季高考考生必须在本人选报的专业类别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专业及高校,尽可能报满可选择的所有招生专业。最后,根据自身喜好,合理安排好志愿顺序。

88.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要根据体检结论、报考类别、层次、选考科目等,结合本人成绩,参照《填报志愿指南》中招生专业计划或网上公布的缺额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进行志愿填报。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学校、教师和家长等不得代填代报,更不得擅自修改。

89.考生被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后还能参加春季高考统一考试和夏季高考吗?

答:凡被高职(专科)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含运动专长考生和退役军人考生),不再参加春季、夏季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及录取。

90.此前已被录取的考生,还有机会参加后续的院校专业录取吗?

答: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和录取。未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续志愿投档和录取。

91.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是否可以修改、放弃填报的志愿?

答:为确保公平公正,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允许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也不允许高校以考生放弃志愿或录取资格等理由退档。因此,请考生慎重选择志愿进行填报。

92.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哪些群体可以享受加分照顾?

答:下列考生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照顾,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以下多项增加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重复计算:①烈士子女,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②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③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④自主**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93.高考加分照顾政策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院校和招生类型?

答:根据教育部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94.除加分照顾外,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还有哪些照顾政策?

答:第一类: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军队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军队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第二类: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有关规定执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有关规定执行。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95.考生高考档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考生高考档案包括中学(含高中、中职)档案和高考电子档案两部分。

中学档案由考生毕业中学负责按有关规定组建。应届高中毕业生档案材料应包括《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总三年)等;应届中职毕业生档案材料应包括毕业生登记表、考试成绩登记表等。往届毕业生档案材料为考生当年毕业中学档案或人事档案。

考生高考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内容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情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考)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体检信息、高考成绩信息等内容。考生电子档案须与纸介质材料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

96.考生的电子档案是如何管理的?

答: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考生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建立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库。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库一经建立,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考生高考电子档案中的高考成绩等信息仅供高校招生录取时使用。未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同意,有关部门及个人不得向高校、社会或他人提供。当年未被录取考生的电子档案不得向个人、高校或社会提供。

97.录取后,考生的纸质档案应该如何处理?

答:考生被录取后,考生本人应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和材料(被民办高等学校录取的考生还须携带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出具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到县(市、区)教育招生或毕业中学领取个人高考纸质档案,报到时交给录取学校。考生领取档案时要履行签字手续。考生务必加强个人档案保管,不得私自启封,严防丢失。

98.考生被高校录取后,需要办理户籍迁移吗?

答:根据山东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驻鲁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省内新生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鲁公通〔2017〕109号),驻鲁普通高校录取的省内新生可自愿选择将户口迁至学校所在地。被外省高校录取的我省新生,可根据国家及有关省政策选择是否办理户籍迁移。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居民身份证到有关部门办理户籍、党团关系迁移等。

99.新生入学报到时,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录取通知书》是考生取得入学资格的重要凭证,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在报到时,考生要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准考证、中学(人事)档案、录取照顾的原始证件,被民办高校录取的还包括《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等相关材料,按高校有关要求,办理报到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已录取考生,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入学后,高校还将进行新生体检复查复测。考生入学后,如被发现存在伪造材料取得报考资格、冒名顶替、体检舞弊或其他舞弊等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将予以清退。

100.考生在高考中有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有什么严重后果?

答: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所确定的程序和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给予其“取消该科考试成绩”“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考试成绩无效”“1—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等相应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高考中违反考试规定作弊的考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按规定上报作弊考生信息,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如果考生具有“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等情形,除受到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招生给予的相应处理外,还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特别提醒:对在高考(包括教育部授权省级教育招生和高校组织的考核,艺术、体育等专业测试,保送生综合考核,高职专业分类考试等)中违反考试规定认定为的考生,将给予其“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考试成绩无效”处理。这意味着高校综合评价测试、艺术类统考、艺术类校考、体育类专业测试中作弊考生,不仅该项测试成绩无效,其高考文化课成绩也全部无效,考生将无法参与高考投档录取。

广大考生应知晓并自觉遵守有关考试纪律和考试规则要求,清楚认识考试违规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危害,做到诚信应考,拒绝和考试违规作弊行为。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答(2025版)发布(一)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答(2025版)发布(三)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答(2025版)发布(二) 实行“3+1+2”模式 今年四川普通高考6月7日至9日举行 浙江2025年高考招生工作通知发布 2025年强基计划启动!陕西3所高校招生政策发布

点击访问更多新期教育网的 招生政策资讯

上一条: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问答(2025版)发布(三) 下一条: 实行“3+1+2”模式 今年四川普通高考6月7日至9日举行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