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刊登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校20周年办学成就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0-10-27 424

成都理工4.jpg

扎根乐山,追逐“人造太阳”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乐山,古称嘉州,在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曾经,一颗核梦的种子深埋于此,“人造太阳”的梦想从这里扬帆。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部署,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我国西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诸如308、585、605、525、739等的一个个代号随之悄然出现在乐山土地上。人们只知道这些代号是一些中央大型工业企业、国防科研单位,除此之外对其所建的规模、方位、产品等一概不知,这无疑给这些企业、单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中,585,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于1965年选址四川省乐山市肖坝,拉开了建院序幕,并接到建造“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的任务,代号“451工程”(中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第一号大科学工程)。

1985年11月,451工程完全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中国首个工业规模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研制成功,被称为“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装置”。20年的心血,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将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由建装置、打基础推进到了在较大规模装置上开展实验研究的新阶段,一举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历史的脚步凝重清晰,文明的传承绵延不绝。“人造太阳”上的每一个零件,都记录着中国核聚变人的不懈追求和探索,铭刻着他们的光荣和梦想。

图片1.png

 

播种新太阳,转型发展迎新篇

上世纪末,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随着国家国防三线建设的调整,中国核工业集团下属的核西物院科研主体搬迁成都。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来临,核西物院紧抓教育知识产业发展新机遇开始二次创业,在乐山原科研基地上闯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与高校联合办大学的新路子。

图片2.png

学校在创建初期就明确了“高起点、高质量、创特色”的办学方针。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形成以核工程、电子信息和机电类为主,适度发展文、管、法学科的办学格局。同时,学校通过从核西物院聘用一大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从成都理工大学聘请教育教学专家,从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储备模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经过紧锣密鼓的全力筹建,经四川省教育部门批准,2000年9月16日,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成功揭牌。至此,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上,一所被世人称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产学研结合的新范例”的新高校诞生,一颗崭新的太阳在成都平原冉冉升起,光彩夺目。

2001年,“成都理工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同年“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学院”。

2004年2月,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图片3.png

 

廿载办学,立德树人展辉煌

白驹过隙,风雨与硕果同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滋养下,不忘教育初心,踏上百年征程,书写精彩华章!

事业高于一切,弦歌不辍,凝心聚力办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我国核工业所属唯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年锲而不舍,20年上下求索,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学校在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教育等七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2万人,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7万余名,为我国核工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近万名。

图片4.png

一直以来,学校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国防科工部门、中核集团及省政府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他们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20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竞争力20强”“四川省高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独立学院”“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全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院)校”等荣誉。学校建设及办学成就多次被中央媒体报道,社会知名度、影响力显著增强。

责任重于一切,殚智竭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校彰显活力的源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条主线,实施与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两大融合,构建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创新课程三大平台,开展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育人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大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创新、创业、**五大能力”为战略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树立“人才兴校”核心理念,打造了1200余人的专家教师队伍。分别从国内著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核工业系统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聘请了一大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院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德业并进的优秀师资队伍。

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科创竞赛中屡夺桂冠、成绩显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科学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位居全国417所同类高校第9名。

图片5.png

学校充分利用独有的核工业背景,在中国核工业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多家核电站签订用人协议,向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办事处;与百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多渠道搭建**平台,拓宽**途径。中核集团、中广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通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定点在学校招聘,毕业生**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达100%,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严细融入一切,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保持严格细致的作风,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这里,是中国受控核聚变事业的发源地,是中国聚变梦想放飞的地方。老一辈核工业人的拓荒播种,将“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镌刻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出了学校“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学校围绕中国受控核聚变发展史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聚变》《核梦》,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续写着核工业人的成就与辉煌。同时,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学校建筑布局随湾依山,文化融入环境,环境彰显文化。占地300余亩的沫若湖碧波荡漾,环湖公园、万景花园鸟语花香,银杏大道、香樟大道风景如画,桂花林、桃花林相映成趣,与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景区融为一体……校园绿化覆盖率达70%,景色宜人。学校已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先进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

图片6.png

学校教学条件优越,现已建成工程训练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270余万册。

进取成就一切,敢为人先,走在前列谋新篇,勇立潮头显担当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两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预研、核能开发项目、西物创新行动人才金字塔项目以及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近200项,与地方大中型企业、研究所成功对接项目20多项,获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90项,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教师已参与到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当中,学校也被列入中核集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规划。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央企背景和高校智库优势,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第八届亚太等离子体输运物理国际会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集成工程设计大会相继在学校召开;中核集团新员工入职培训连年在校举办;四川省大佛节、旅博会、茶博会学校师生志愿者频展风采;校地、校企合作成绩屡创新高。在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中,学校积极响应中核集团和省教育部门号召,与宁夏同心县、重庆石柱县、四川稻城县、雅江县共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学校驻村扶贫干部多次受到上级单位表彰,尽显高校责任与担当。

 

百年梦想,敢为人先再起航

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曾经的国家机密,曾经核工业人毕生躬耕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珍藏于学校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业已成为镇馆之宝。如今,静静坐落于校园的“451工程”大厅旧址,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等。

图片7.png

 

回溯50多年来时路,“三线岁月”俨然是一首恢弘悠远的交响乐章。而今,一座充满活力的大学之城已然崛起。2019年秋,以“聚变照亮人类未来”为主题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在学校隆重召开,千余名院士、专家、学者云集校园,回到聚变研究出发地,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了人类终极能源梦想再出发。回首往昔,倍感骄傲;展望未来,令人向往;承前启后,踏百年征程,逐百年梦想!

图片8.png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20岁,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建百年名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再起航! 

图片9.png

 

传 承 核 工 业 精 神

建 设 高 水 平 大 学

培 养 高 素 质 人 才

服 务 核 工 业 发 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召开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青年科技论文报告会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中核集团公司外部董事赴川调研团到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调研 核能行业协会第四届文化通讯员培训班来校开展实践教学 中核集团与四川省签订全面深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资讯

下一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