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发展而来,1992年更为现名,200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北京市管理,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全过程联合培养研究生,2011年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2018年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办学理念,坚守“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传承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下设11个教学院(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审计、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7000人、研究生近800人、留学生60余人、二学位30余人、预科生2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816名,其中专任教师552名,包括正高级93人、副高级224人,硕士生导师254人、博士生导师近20人,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5%、“双师型”教师占比32%;此外,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72名。有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4名,北京市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3名,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16名,入选“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8名、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8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91名,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6个,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4个。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8个校级主干一级学科,同时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建设水平。学校机械工程学科2018年与清华大学结对共建,同年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此外还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结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及部分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材料与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等学科专业领域,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领域,基于“人工智能+”和“+安全应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学校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并于2012年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现有7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1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9项,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本,获评北京高校“三全育人”优秀成果奖2项、首届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评北京市优质课程12门、优质教材课件12部。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培养思想纯良有品质、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攻坚进取有胆识的首善之区时代新人。
学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北京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与中国石化集团燕山石化公司、中关村软件园近200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等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现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电子设计、化工设计、智能机器人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每年参加赛事100余项,参加竞赛学生4600余人次,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2500余人次。学校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校现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7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10个,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北石化人工智能研究院、北石化氢能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究机构。“十三五”期间,学校多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在增材制造、工控安全、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西气东输管网运行维护、生物柴油制备与加氢脱氧、海上稠油开发、新冠疫苗分离纯化、京南大气污染溯源分析等。学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等优势研究领域,积极布局氢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热点领域,服务首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
学校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多项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资助。与英、法、美、德、挪威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设国际会计师(ACCA)实验班、“中法工程师班”。获批“北京市高等学校菁英奖学金”项目,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本科生到欧美高校访学研修;每年还组织本科“十佳学生”和“十佳提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校全方位推进开放办学,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纸质图书98万册、电子藏书124万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政治性、根本性、战略性、敏感性要求,全力融入首都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坚持首善标准,坚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