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21-07-20 405
【导语】知识可以产⽣⼒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去体会知识的⼒量,但更多的⼈只去观赏成就的光彩。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供⼤家学习参考。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960万km2,≈欧洲,世界No.3(<俄,加)领⼟四⾄最北在⿊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龙江主航道中⼼线最东在⿊龙江与乌苏⾥江主航道中⼼线的相交处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在x疆的帕⽶尔⾼原上陆上邻国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不丹、缅甸、⽼挝、越南(逆时针⽅向)海上邻国6个:韩国、⽇本、菲律宾、马来西亚、⽂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濒临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岛(No.4)
疆域优势
P4海陆兼备。东部濒临世界上的⼤洋——太平洋,使这⼀地区⽓候湿润,有利于农业⽣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亚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国⼟辽阔,为中华民族的⽣存发展提供了巨⼤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政区划
三级⾏政区划全国⾏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治区、直辖市、特别⾏政区)、县(⾃治县、市)、乡(镇)
省级⾏政区划单位
34个省23个
⾃治区5个:内蒙古⾃治区、x疆 尔⾃治区、 ⾃治区、⼴西壮族⾃治区、宁夏 ⾃治区
直辖市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特别⾏政区2个:⾹港特别⾏政区、澳门特别⾏政区
我国省级⾏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政中⼼(即省会或⾸府)P6图5-6、P7表
3、我国⼈⼜分布现状
⼈⼜数量⼈⼜密度分布⼈⼜地理分界线以东(东部)⼈⼜⼗分稠密13.7亿(世界最多)143⼈/k㎡很不均匀⿊河—腾冲线以西(西部)⼈⼜⽐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民族56个⼈⼜⽐重主要集中分布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91%东部和中部地区⼤杂居,⼩聚居
少数民族55个9%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的特点地势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
⼭区⾯积⼴⼤,要占全国总⾯积的2/3地势西⾼东低,⾃西向东逐渐降低,⼤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书本P13图5-17)
平均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单元
第⼀级阶梯4000⽶以上⾼原青藏⾼原、柴达⽊盆地
界线昆仑⼭——祁连⼭——横断⼭
第⼆级阶梯100—2000⽶⾼原和盆地内蒙古⾼原、黄⼟⾼原、云贵⾼原、塔⾥⽊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兴安岭——太⾏⼭——巫⼭——雪峰⼭
第三级阶梯500⽶以下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较黄河、长江(P17~P21)
⽐较点黄河长江
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北麓唐古拉⼭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5400多千⽶(中国第⼆长河)6300千⽶(中国第⼀⼤河)
注⼊海洋渤海(⼭东省)东海(上海市)
流经地形区青藏⾼原、内蒙古⾼原、黄⼟⾼原、华北⾼原青藏⾼原、云贵⾼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政区青海、四川、⽢肃、宁夏、陕西、⼭西、河南、⼭东(9个)青海、 、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
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内蒙古),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河南)上、中游
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湖⼜(江西)
主要⽀流渭河(陕西省)、汾河(⼭西省)雅砻江、岷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黄河第⼀坝”——龙⽺峡⼤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古代⽔利⼯程——都江堰、武汉港、峡⾕——虎跳峡、三峡⼯程
作⽤灌溉、发电灌溉、发电、航运(黄⾦⽔道)
危害⽔⼟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旱、“地上悬河”长江流域降⽔丰沛,⼲流⽔量⼤,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类过度利⽤⾃然,滥⽤⾃然,造成黄河流域⽣态环境的恶化。季风⽓候带来的弊端。⼈们不合理地占⽤河道、围湖造⽥,使河湖泊的⾏洪能⼒⼤⼤降低,加⼤沿岸发⽣严重⽔灾的可能性。
⾃然和⼈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加强中游黄⼟⾼原地区的⽔⼟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段。加固江防⼤堤、兴建⽔库、疏通河道、上游禁⽌砍伐树⽊、中游河道裁弯取直、分洪蓄洪等措施。
历史地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的古代⽂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域
内容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和南⽅
北⽅(秦岭—淮河以北)南⽅(秦岭—淮河以南)
⽣活习惯
差异民居特⾊注重防寒保暖注重通风、散热、防⾬
饮⾷习惯喜吃⾯⾷喜吃⽶饭
交通⼯具陆路交通公路、铁路和⽔运
⽓候差异⽓温差异⽓温带温带⽓候,⽐较⼲燥*带和热带⽓候,⽐较湿润
1⽉均温低于00c(<00c)⾼于00c(>00c)
冬季⽓温特点冬季⽓温⾃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
夏季⽓温特点南北温差不⼤,全国普遍⾼温
降⽔差异年降⽔量少于800毫⽶(<800mm)多于800毫⽶(>800mm)
年降⽔量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产
差异主要粮⾷作物⼩麦、⽟⽶⽔稻
主要经济作物花⽣、⼤⾖、甜菜油菜、⽢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旱地⽔⽥
耕作制度⼀年⼀熟或两年三熟⼀年两熟甚⾄三熟
河流⽔⽂及内河航运的差异河流少,⽔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河湖众多,⽔量⼤,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北⽅地区多平原南⽅地区多丘陵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煤、⽯油、天然⽓资源丰富,⽔资源短缺煤、⽯油、天然⽓资源短缺,⽔资源丰富
9、我国东西部差异
东部西部
⾃然条件地形东部地区平原⼴阔西部内陆地区⾼原、⼭地⾯积⼴⼤
⽓候较为湿润⽓候⼲旱
资源环境⽔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业污染严重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资源短缺,⽔⼟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有较深厚的⽂化、经济、政治基础灿烂的历史⽂化
⼈⼜东部⼈⼜多,且分布⼗分稠密西部⼈⼜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稀少
民族主要是汉族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
特⼤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州、武汉、南京、沈阳重庆、西安、成都、乌鲁⽊齐、呼和浩特
农业优越的⾃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然条件较差
⼯业⼯业发展条件优越,⽐较发达⽐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业发展潜⼒⼤
交通通信交通通信发达、⽅便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发达教育⽔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才资⾦技术较为丰富短缺
经济发展⽔平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才资源丰富,为⼯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袤的⼟地、壮美的⼭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候⼲旱,⽔资源短缺,⽔⼟流失和沙漠化严重,⼤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西部地区在资⾦、技术、⼈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差距较⼤南北⽅交流与互补南⽔北调⼯程东西部交流与互补西⽓东输⼯程、西电东送⼯程
10、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线路⾛向主要铁路线线路⾛向
京九线北京—九江—南昌—深圳—⾹港九龙京哈线北京—沈阳—哈尔滨
京⼴线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州陇海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京沪线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兰新线兰州—乌鲁⽊齐—阿拉⼭⼜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来⾓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洋洲、欧洲、⾮洲的交通⼗字路⼜,交通位置⼗分重要。
2、台湾之最:
台湾降⽔最多的地⽅⽕烧寮台湾的⼭⽟⼭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溪台湾的湖泊(旅游景点)⽇⽉潭
3、台湾的⽓候:台湾⼤部分属于*带季风⽓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候。台湾的降⽔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
4、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地多,平原少。⼭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势中间⾼四周低。
5、⼯业和⼈⼜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地肥沃,农业发达,⼈⼜稠密)
6、主要城市
台北台湾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化和交通中⼼新⽵台湾⾼科技产业的摇篮(硅⾕)⾼雄台湾的港⼜城市,也是第⼆⼤城市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7、⽔稻---海上⽶仓⽢蔗—东⽅糖库⽔果之乡---⾹蕉菠萝
第六单元⼀⽅⽔⼟养⼀⽅⼈
第⼀课北⽅地区(温带季风⽓候)
⽐较点红松之乡(⼩兴安岭东北三省)沟壑纵横的黄⼟⾼原(黄⼟⾼原地区)古⽼⽽现代的⾸都北京
地理位置⿊龙江中北部的⼩兴安岭,亚洲的红松原始森林有“红松之乡”之称,是我国的林区东起太⾏⼭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世界上黄⼟覆盖⾯积的⾼原
范围:黄⼟⾼原垮⼭西、陕西、宁夏、⽢肃等地(第⼆阶梯)华北平原北部;北京的西、北两⾯为太
⾏⼭和长城,东临渤海湾,南⾯是千⾥中原40°N116°E
⾃然环境⼩兴安岭纬度⾼较⾼,⼭地,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集中夏季,蒸发⼩,总体湿润,适宜林⽊⽣长。(温带季风⽓候)沟壑纵横,⽀离破碎;夏季与热同期,降⽔集中、形成暴⾬;地势平缓,略有起伏。
地势:西北⾼、东南低
⽓候:温带季风⽓候⼈⽂环境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达(森林⽕车)
建筑:窑洞
饮⾷习惯:⾯⾷
⾳乐舞蹈:信天游、腰⿎
服饰:⽩⽺肚⼱(防风沙)
语⾔表达:⾼吭的民歌
⽂化:⽪影戏、秦腔作为⾸都,北京是国家机关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北京是全国政治、⽂化中⼼
存在的问题
(北京例外)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对林下野⽣菌和药材进⾏毁灭性挖掘,对林区⽣态环境造成很⼤破坏*露的黄⼟在⾬⽔和河流的强烈冲刷下⼤量流失,是黄⼟⾼原成为世界上⽔⼟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
原因:⾃然原因:⼟质疏松,地表植被*露,降⽔多集中夏季;
⼈为原因: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故宫:清明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世界上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建筑
鸟巢:国家体育场
胡同、四合院:北京的古建筑
改进的措施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森林
模仿森林⾃然发育来采伐森林
建⽴红松⾃然环境保护区
新的经营⽅式:把⽊材的枝丫、断⽊等剩余材料加⼯成雪糕棒;⽤锯末栽种⽊⽿造林种草退耕还林
建⽴拦泥沙、坝淤地⼯程
⼩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
重要
提⽰植被:多是针叶林,红松是世界上珍贵树黄⼟⾼原的⼈民创造了独具特⾊的黄⼟⾼原⽂化燕、⾦、元、明、清
北京最早成为“蓟”
第⼆课南⽅地区(*带季风⽓候)
⽐较点⽔乡孕育的城镇(太湖地区)富庶的四川盆地(四川)
⾃然
环境位置:长江三⾓洲的南缘平原为主,*带季风⽓候,温暖湿润,河⽹密布,湖泊星罗棋布,灌溉
条件优越,⼟壤肥沃,农业⾼产地区,四通⼋达的⽔路为贸易提供了便利位置: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
地形:盆地内的地形以丘陵、⼭地为主
⽓候:冬暖、春早、夏热、*带季风⽓候
⼈⽂
环境主要城市:⽆锡、苏州、上海、嘉兴、杭州、湖州等
“太湖三⽩”:(银鱼、⽩鱼、⽩虾)、摇快船、“过三桥”都江堰⽔利⼯程农业: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主要农产品:⽔稻、油菜籽、⾁猪、家禽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特⾊:⽔房屋特点:临河⽽建,“⼈在⽔上住,船在窗下⾏”
古镇:盛泽、南浔、周庄、西塘、同⾥、乌镇等丰富⽔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天然⽓、芒硝、井盐“千
年井盐:⾃贡)野⽣动植物资源:⼤熊猫、⾦丝猴、雪豹、桫椤等
巴蜀⽂化:川剧、川菜
⽐较点开放的珠江三⾓洲(⼴东省)我国经济中⼼(上海)
⾃然
环境位置:⼴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地形:平原⼴阔(珠江三⾓洲
)
⽓候:*带季风⽓候,⽔热充⾜位置:东海之滨,我国⼤陆海岸线的中枢,扼长江⼊海⼜地形:地势
平坦,湖泊众多
⽓候:*带季风⽓候,⽓候湿润
⼈⽂
环境农业:粮⾷基地、蔗糖基地、淡⽔鱼基地和*带⽔果基地⼯业:区位因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
隔南海相望⼈⽂因素:侨乡,引进外资政策因素:对外开放
(南⼤门)交通:河港、海港,京沪线,沪杭线在此交汇,海陆共交通枢纽浦东新区:浦东的经融业
(陆家嘴⾦融贸易区)和⾼科技产业(张江⾼科技园区)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上海经济的辐射效应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业:家⽤电器、纺织和服装、电⼦及通信设备等
贸易:通过港澳出⼜⾄东南亚、欧洲、⾮洲、美洲、⼤洋洲等
珠江三⾓洲与港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1国际⾦融中⼼2⾼科技园区
3制造业中⼼4航运中⼼
第三课西北地区(温带⼤陆性⽓候)
⽐较点丝路明珠(x疆)草原风情(内蒙古⾃治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齐)
位置我国西北部内蒙古地区天⼭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然环境地形:⾼⼭与盆地相间(三⼭夹两盆)
三⼭:阿尔泰、天⼭、昆仑⼭脉
两盆:准噶尔盆地、塔⾥⽊盆地
⽓候:温带⼤陆性⽓候,降⽔稀少,沙漠地形:⾼原⽓候:温带⼤陆性⽓候,降⽔较少,降⽔量⾃东向西逐渐减少
植被:东部较湿润的森林草原,向西逐渐过渡到半⼲旱的草原和⼲旱的荒漠我国的省级⾏政区,邻国最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尔斯坦、印度、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环境坎⼉井:原理:将⾼⼭冰雪融⽔经过暗渠引到农⽥⾥组成:竖井、暗井、明井、池塘优点:免去运⽔之劳,减少⽔的蒸发
意义:与横亘东西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被誉为我国古代三⼤⼯程我国最长的地下⽔灌溉系统,有“地下运河”之称⾐:蒙古袍(适合马背活动,抵御寒冷)
⾷:⽜⽺⾁和奶制品(⽩⾷红⾷茶⾷)
住:蒙古包(搭建和拆卸省⼒简洁)
⾏:骑马
娱:那达慕⼤会、长调、歌舞x疆的商品集散地,
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贸易集散地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乌洽会到中国——亚欧博览会
民族风情:⼤巴扎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的原因绿洲农业:主要在⼭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条件:有利:夏季⾼温,光照充⾜,昼夜温差⼤,适合多种农作物的⽣长;⾼⼭冰雪融⽔可⽤于灌溉农作物:⼩麦、哈密⽠、棉花(夏季⽓温⾼,晴天多,⽇照充⾜)、葡萄(夏季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草原⽂化
引进了先进⽣产线和管理办法,对畜产品进⾏了深加⼯,建⽴了以⽜⽺⾁和奶制品为基础的畜牧业基地,还打造了以⽺绒、⽺⽑为基础的⽑纺⼯业基地,等等。草原上的⼈们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活地理位置优越——亚洲地理中⼼,领国众多,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化交流的窗⼜
交通便捷——①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
②新亚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特丹)
第四课青藏地区(⾼原⼭地⽓候)
⽐较点海拔的牧区(青藏⾼原)⾼原圣城( )
⾃然环境位置:青藏⾼原,包括青海省和 ⾃治区
地形:⾼原⽓候:⾼原⼭地⽓候。“⾼、寒、旱”,我国夏季⽓温最低地区
植被:草原(牧草营养成分⾼)位置: 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流 北岸,海拔的城市之⼀
⽓候:冬⽆严寒,夏季凉爽
⼈⽂环境牲畜:牦⽜(⾼原之⾈)、藏绵⽺、藏⼭⽺
⾐:藏袍(适应昼夜温差⼤)
⾷:⽜⽺⾁、奶制品
住:帐篷
交通:牦⽜、青藏铁路“⽇光城”:地势⾼,空⽓稀薄、洁净,⽇照时间长,有“⽇光城”之称
宗教:藏传佛教
宗教建筑:布达拉宫、⼤昭寺
传统节⽇:雪顿节
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1、调查步骤(1)确定主题(2)拟定提纲(3)实施调查(4)撰写调查报告
2、社会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献调查法
3、描述家乡的基本点:基本⾃然地理特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和⽓候特点等。经济特点:如主要的物产及其分布。⼈⽂特点:如历史沿⾰、名胜古迹、教育科技、⼈物。
第七单元⽣活的变化
第⼀课规则的演变
1、规则源于⽣活,⽤于⽣活,并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和修正。规则的废⽴与沿⾰折射着⽣活的变化。
2、规则是⼈们⾏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标明⽣活的规范,建⽴⽣活的秩序,提⾼⽣活的质量。
3、规则的存在形式:⽂字、约定俗成。
4、在⼈类社会的进程中,有旧的规则被废除,有新的规则产⽣,也有许多规则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
第⼆课传媒的⾏程
1、传播是通过语⾔、⽂字或者形象等传递、分享或者交换信息的⾏为。如:教育、⽇常交往、旅游、商贸等。
2、⽂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商贸活动、⼈⼜迁移、⽂化教育等。外来⼈⼜的迁⼊始终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传媒是⽂化传播的媒介,⼤体经历了⼜语、⽂字、印刷、电⼦和⽹络等阶段。
4、⼤众传媒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播和互联⽹,是⽬前⽂化传播的主要⼿段。
第三课⽣活的故事
1、⽣活的变化⼀般是从物质条件的改变开始的。物质条件、制度、规则、科技等的变化会影响到⼈们的观念
2、合理的购物⽅式:量⼊为出、节俭、从实际出发、不盲从。
3、代际差异:是由于社会⽣活经验的不同,不同时代的⼈们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为习惯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称“代沟”。“代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4、要真正理解并正确把握⽣活的变化,需要借助历史的眼光。
5、学习历史的作⽤:可以知道现实事物的来龙去脉,让我们对未来有更清醒的认识;可以扩⼤⽣活经验,增长见识,锻炼思维,提⾼分析问题的能⼒;通过了解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少⾛弯路,少犯错误。
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
1、了解区域变化可以从⼈⼜迁移、物产变化、交通变化等⽅⾯开始。
2、了解区域变化需要收集资料,资料据其价值分为:第⼀⼿资料和第⼆⼿资料。
第⼋单元⽂明探源
第⼀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1、⼈⼯取⽕⽐天然⽕的好处:⼈类可随时使⽤⽕,适应⾃然环境的能⼒进⼀步增强。
2、⽐较北京⼈和⼭顶洞⼈的异同
⽣活地点⽣活时间外貌特征社会组织取⽕⽅式⽣产⼯具⽣产⽅式
北京⼈北京周⼜店龙⾻⼭(都属于旧⽯器时代)距今70-20万年头部保留某些猿类特征原始⼈群天然⽕打制⽯器采集、狩猎
⼭顶洞⼈距今30000年外貌特征与现代⼈基本相同⽒族公社(⾎缘)⼈⼯取⽕打制⽯器为主,出现磨制⽯器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
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与发展,对⼈类社会产⽣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与发展,标志着⼈类从⾷物的采集者转变为⾷物的⽣产者,是⾷物⽣产的⾰命(有了稳定的⾐⾷来源)。①使⽣产⼯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器,⼈类开始进⼊新⽯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纺织等以妇⼥为主的⼿⼯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类逐步实现了定居⽣活。
4、⽐较旧⽯器时代与新⽯器时代先民在⽣产和⽣活⽅⾯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器和陶器的使⽤上。⽯镰作为磨制⽯器的代表,侧重于⽣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活⽤具,侧重于⽣活领域
5、与到处漂泊相⽐,定居有什么好处?
定居⽣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物来源有了保障,⼈们的⽣活更加稳定,⽣活⽔平得到提⾼。物质⽣活⽔平的提⾼促进了⼈们精神⽣活的改善,对于⼈类⽂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6、第⼋单元内容列表
⽣活时间远古⼈类特点差异
旧⽯器时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①北京⼈⽣产⼯具“新”:主要使⽤磨制⽯器
⽣产⽣活靠种植粮⾷和饲养家禽为主
⽣活⽅式上过着定居⽣活
⽣活⽤具“新”:主要使⽤陶器
距今约30000年②⼭顶洞⼈
新⽯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③浙江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6000-5000年④陕西半坡遗址
距今约5000-4000年⑤炎黄尧舜禹传说
7、⽐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活的异同)
区域⽣活
地点⽣活时间⾃然环境建筑样式种植的农作物驯养的动物制作的
陶器相同点
河姆
渡遗
址长江流域浙江
余姚距今约7000年⽓候⽐较湿润多⾬,⽔⽹密布⼲栏式⽊结构(优点利于通风、防潮)⽔稻⽜⿊陶都⽣活在新⽯器时代,使⽤磨制⽯器,会制作陶器、建筑房屋,饲养动物,建⽴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半坡
遗址黄河
流域陕西
西安距今约6000-5000年⽓候⽐较⼲燥少⾬,河流较少半地*式(圆形尖顶⼩屋)
(优点:冬暖夏凉)粟(⼩⽶)和⼩麦猪彩陶
启⽰⾃然环境对⼈类⽣产、⽣活⽅式有着重⼤的影响,我们⼒求做到⼈与⾃然和谐。
第⼆课早期⽂明区域
1、⽐较四⼤⽂明古国(⽂明发源地、产⽣⽂明时间、统⼀时间、统⼀者)
⽂明古国⽂明发源地产⽣⽂明时间国家统⼀时间统⼀者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
古巴⽐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斯河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禹
2、四⼤⽂明⼤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类⽂明都发源于⼤河流域?)
温带。这些⽂明都属于农业⽂明,都位于⼤河流域,⼤江⼤河灌溉⽔源充⾜,⽔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肥沃;⽓候温暖湿润多⾬,利于农作物培植和⽣长,适宜⼈类居住和⽣存,能够满⾜⼈们⽣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类对⾃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4、⽐较象形⽂字、楔形⽂字、甲⾻⽂
古⽼⽂字各⾃特点(不同点还有数量多少、⾳形义等)共同点
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是从图画⽂字逐步发展⽽来,把繁复不易刻画的图形简化为⼀些符号性质的象形⽂字,使它能记录语⾔,具有相对固定的形、⾳、义;都是不同区域的⼈们进⼊⽂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都是现代⽂字的起源。
象形⽂字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画成其物”⽯头、纸草
楔形⽂字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笔画像楔⼦泥版
甲⾻⽂黄河流域
(殷墟)商朝中国商朝⼈“刻成其物”⻳甲、兽⾻
5、四⼤古⽂明中的哪些成果对今天仍有直接影响?
①古代埃及的历法;②西亚的星期制度;③印度⼈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