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指南 2023-11-30 165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9日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的变化开发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验和操作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在中考改革后教学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柿柿如意”——就地取材开发跨学科课程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以来,生物、地理均列为了考核科目。不再有中考分数的压力,如何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老师们思考的问题。恰逢金秋时节,校园里十几棵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现在大家可以慢慢撕开它的果皮,把果肉倒进滤网里”“老师,面包糠要裹多少,最后要做成什么形状呢?”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实验楼,一节以柿子果丹皮和果脯制作为主题的生物实践课程正在展开。初一10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运用着各种工具制作柿子果丹皮。
据悉,这节课主要面向初一学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采用课堂讲授、演示、小组合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柿子加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除此之外,生物学科的老师们还研发了其他多种多样的课程形式,例如从学生最想了解柿子的问题入手,进行小组合作,最终进行“柿子百科讲堂”展示汇报;利用微生物发酵开发相关课程,带领学生自制柿子醋、柿子酒;结合初一年级正在学习的《生物体的结构》带领学生制作玻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柿子的果皮、果肉等组织;通过黏土等材料制作柿子主题的模型....。.这些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观察与探究能力。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副校长骆玉香表示,学校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开发了综合实践课程“柿柿如意”,“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排柿子树,每到成熟的时候,金黄的柿子挂在树上,常常引来同学们的驻足仰看,有的时候还会蹦跳,试图把它摘下来,也有学生会问老师一些问题,比如柿子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柿子的种子在哪个部位?柿子不熟的时候为什么是涩的、如何去除涩味?柿子的原产地在哪里等等。”
骆玉香表示,基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校汇集了劳动教育组、生物组、地理组、美术组和语文组共同研发了课程,劳动课上,介绍摘柿子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然后带领学生们亲手采摘柿子。美术课上,学生们绘出美丽的柿子图,在绘画中了解柿子树、柿子叶、柿子外形特点。语文课上学生们会欣赏相关诗文,感受有趣的柿子文化;地理课则追寻柿子的原产地,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人地协调观。生物课上,学生们会解剖柿子,探究柿子的内部结构,学会用柿子制作各种周边产品,“让学生们全方位了解柿子的相关知识。”
“物理实验+科学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将梯形玻璃砖摆放在对应位置上,打开激光笔,看绿色的激光线在玻璃砖里经过,再标注好相应的位置,画出光线在玻璃砖里的路线……物理教师张晓慧正在指导初二4班的同学们进行“光的折射”实验。
张晓慧老师介绍,这节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是如何发生的。利用一块梯形玻璃砖,探究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向空气,通过观察两个完整的过程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使实验过程更全面,进而形成对比,有利于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后,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张晓慧老师在课堂设计上也做了一些微妙的调整。“过去《光的折射》这一节主要是演示实验,以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为主,现在我们把这一节设计成了学生分组实验,区别在于更加注重问题的引导和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经历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而通过实验得出规律,然后把规律应用到生活中,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看到的一系列现象。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注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渗透。”
“实验挺有意思的,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和它的现象。”初二学生卢泓希欣喜地表示,新学期开始,实验课多了,实验过程更加细致,“对我们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帮助很大。”
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在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探索。比如在初一年级,在科学课中开设物理实验课程,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初二、初三物理实验的学习夯实实验基础。恰逢学校开展物理学科月,多种多样的物理趣味活动,真正让学生们做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品实验之艰辛,享知识之趣味。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程与考核多措并举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看来,新中考改革释放出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空间以及在校的学习精力。从学校层面而言,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始终要保证学生能学足、学好,对于原有的15门国家课程,学校在开齐开足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学校也在秋季学期开设了六十多门校本选修课,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数学兴趣社团“九章社团”“学科月”“物理实验嘉年华”等。一方面在主课学习中,把演示实验转化为了分组实验,另一方面在选修课上,学校倡导“瓶瓶罐罐做实验”,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创新实验形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校通过多种举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吸收消化,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北京全市初中生就将迎来新中考改革后的首次期末考试。各科在考试形式上有哪些相应的新动态?任炜东表示,结合中考改革方案,学校会在区域教研部门的指导下,综合学科课程的推进,调整相关科目的考试方式和考查内容,“比如道德与法治,我们会更多结合生活里的相关议题,探索更开放的开卷考试的方式;物理学科,我们也会增加一些实验的考试项目、实验过程的记录等等。”
本文转载自:https://www.bj.chinanews.com.cn/news/2023/1129/92912.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北京开启中考改革质量月调研 探讨课堂新变化 “新中考”改革后 东城学校课堂有这些新变化 直播预告丨2021年中考政策“避坑指南” 中考改革带来课堂变革,北京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北京初中生期末考试结束,考题有何变化?释放哪些信号?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 课堂上学生体验和互动内容多了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升学指南资讯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