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 2025-02-10 128
随着今年上海春季高考落下帷幕,2025届高三学生也将迎来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寒假。对于一些希望通过春考完成升学的学生,在春考出分到录取结果公布这段时间,不宜完全放松,一切尚未最后落定,还需要保持高三的节奏和状态。如果春考未尽如人意,那么依然可以延续惯性,复习备考,因为到了6月,一切都还有机会。
同时,2025届是中招改革政策实施后进入高中的首届学生,录取生源包括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到区或到校的综合评价录取、平行志愿录取等多种类型。
客观而言,“名额分配”的首届考生与往届学生相比,确实有较明显的差异。就不同力水平的学生而言,这个寒假和最后百天如何准备高考最后冲刺?
抓住寒假好时机,回归基础开展“复健”训练
寒假是高考前最后一个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的假期,大家要客观理性地对各科学习状态加以综合分析,不宜只看自己某门科目是否到了平均分或是某次考试的排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考生应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调整好学习节奏和身心状态。
很多考生从12月各区一模结束后就开始“战略性”地主攻英语。现在语数外和等级考科目急需“复健”训练,春考结束后的这段时间正是最佳时机。我们要逐步回到高考各门学科相互平衡协调的状态中。
刚结束紧张的春考,加上之前冲刺复习的辛苦付出,近阶段考生难免会有疲惫感,尤其是对试题训练的学习形式可能会产生倦怠甚至排斥心理。因此,目前阶段,考生可以从回顾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方法入手,做一些积累和梳理的工作。寒假中,大家可以利用最后的整段复习时间查漏补缺。比如语文可以背诵古诗文篇目、积累作文论据;英语可以记忆词汇、句型;理科则可以回归重要的概念、原理、模型的复习。
寒假之后到各区二模考试这段时间,是高三后半程发力、检验自己的重要阶段。二模考后,考生可以更侧重等级考科目的复习,而5月初等级考结束后,自然又要回到语数外的冲刺上。高三第二学期虽然学习时间少了一个月,但要完成的高考科目更多,学习任务繁重,这就更需要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定位,有针对性地分层突破。
慎重决定英语是否二考,数学复习要有策略
对于更多志在拼搏秋考的考生,从高考六门学科对总分的影响来看,语数外的比重显然更大,从个体的单科成绩看,数学学科又最有可能拉开差距。虽然近年来高考数学难度似乎越来越高,但整张试卷中仍有相当多的题目属于基础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找到接下来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努力做到基础题尽量不错,中档题尽量少错,难题尽量得分。
今年春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对于英语考试的讨论较多。至于英语是否还要参加“二考”,建议大家关注春考英语在群体中的位置,不宜直接将英语原始成绩与去年高考进行纵向比较,今年与去年英语考试难度显然不同,但同一年的春考和秋考在难度上则比较稳定,通常而言这两场考试的整体成绩差异很小。
在语数外学科比较稳定的基础上,等级考科目复习也应有所侧重,由于等级考科目是按成绩分布进行等级赋分,一般而言,从B上升到A的难度要大于从D上升到C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在弥补等级考短板科目上更下功夫。
此外,近年来等级考试题更注重以情境化、项目化的形式考查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养,我们需要走出机械“刷题”的误区,学会以“学科专家”的视角深入理解题意,综合多种要素来完成题目。
了解高校招生政策,不错过每个机会
对于有些考生而言,春考是“练兵”,最终还是要通过秋考来追求自己梦想的大学。对于这些同学,要关注各大高校的招生信息。
从高三第二学期起,各高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批次的招生会陆续开放线上报名,建议考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中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完成报名。比如,对综合评价批次的报名,建议“能报尽报”,因为一旦放弃报名,无论高考成绩如何,都失去了参与该校综合评价录取的机会。在高考结果未定的情况下,要争取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类型高校综评的机会。对于立志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且具有相关学科特长的考生,可以尝试强基计划批次的录取,有机会在跻身名校的同时为国家基础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真正获得这些批次的录取机会,关键还是自己的高考成绩要达到相应的入围线。同时,在这些招生批次的报名中,我们也能从对未来就读高校专业的畅想中,获得前进的动力,理解拼搏的意义。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一般在秋季高考结束后开始,有些在高考出分前,大部分则在高考出分以后。因此,在6月9日高考结束后,除了短暂的调整和放松,我们也要及时投入对强基计划笔试、面试以及综合评价面试的复习准备中,依托各种资源,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升学机会。
高三最后复习阶段注定艰苦,希望每位考生将来回望这段岁月,都能无怨无悔。王安石曾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山水之游如此,人生之游亦是如此。树立坚定的志向,拥有足够的力量,也具备外在的支持,我们就有可能超越庸常,抵达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境。祝愿每一位高三学子度过无悔的高三,拥有无限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849244.html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应对明年高考语文的“新与变”,专家提醒两大“误区”并支招三大策略 巴蜀中学发布“2016年高考最全清单” 如何保持良好状态迎接高考?以下几条建议参考 郑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我市召开2022年高考备考会 减轻学生备考负担 增强综合能力 高考不足百日 如何平稳度过?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高考信息资讯
上一条: 上海2025年春季高考成绩明公布 下一条: 四川2025高考安排来了!考三天,计分方式有变化
暂无数据